跳到主要內容區

系所介紹

 

*系所沿革*

      本校為培育慈濟志業資訊人才,於95學年創辦資訊工程系,招收四年制資訊工程系一班。因辦學績優獲教育部核准於98學年再增招生四年制資訊工程系一班,並於99學年分組為四年制「資訊工程組」及「資訊科技與管理組」各一班。為配合政府產業規劃及現今資訊潮流脈動,於102學年更名為資訊科技與管理系並分設為四年制「資訊科技組」48人及「資訊管理組」43人共91人。資訊科技組以數位內容結合雲端行動軟體應用;另資訊管理組則以企業電子化結合應用雲端網路應用專業技能培育為主。

      本校並於104學年本校改名為科技大學,配合學校改制與科技產業脈動,本系於105學年度重新定位規劃系之發展特色,以多元發展理念規劃特色主軸:包含「數位多媒體設計」與「雲端行動網路應用」。主要內容包含App軟體開發、雲端網路應用、大數據、數位內容設計與互動多媒體設計等相關課程。同時為因應目前招生現況,從106學年開始縮減為40人。108學年度因應產業趨勢、社會脈動以及慈濟志業人才培育,調整修正課程特色主軸為「AI大數據」與「數位多媒體」。

 

*系所目標與特色*

      本校的教育理念,以「慈悲喜捨」為校訓;以「專業與人文並重」為宗旨;以「品德教育、生活教育、全人教育」為目標,培育具大愛、感恩、尊重、關懷的優良學生。因應產業趨勢、社會脈動及慈濟志業人才培育,並根據校務長程發展計劃並融合本校教育理念,本系學生培育目標為以多元發展理念規劃特色主軸:主軸為「AI大數據」與「數位多媒體」。主要內容包含App軟體開發、雲端網路應用、大數據、數位內容設計與互動多媒體設計等相關課程。為配合政府政策並實現「落實優質務實致用技職教育、培育產業專技人才、強化產業競爭力」的理念,除提供師生最優質的研究學習資源,充實教師研究新知、掌握學術發展現況與全球趨勢外,並期引領學術潮流。      

      本系目前全面實習(自101學年開始暑假全面實習並於104學年開始四下全學期實習),積極與產業界合作並實施建教合作及職前最後一哩實務實習,除了將實務教學落實於課程外,並與產業界業師合作業師協同教學、業師專題指導,並遴聘業師擔任業界導師工作。本系依據專業技能人才培育,為落實畢業即就業之理想,於學生就學期間除培育相關專業技能外,相關課程之修習必須取得乙級技術士以上之實務證照並列入畢業門檻,同時必須通過並取得企業技術實習學分成績,獲得企業認同後,始得畢業。另為確立教學及實習品質,及學生實習成效,除依學校高教深耕計畫及學校相關規範進行外,本系另訂立教學品保機制、實習企業檢核、定期企業實習訪視、學生意見回饋等機制以提升教學及實習水平。

      同時,為落實全人教育理念,提供學生自由學習環境,培養全人素養與跨領域領導人才,達成推動全人教育的發展目標。本校亦依學生基本能力需求訂定相關畢業門檻以全面提升,學生專業知識、實務能力及人文素養。

 

*系所核心能力指標*

 

本系教育目標、基本素養、核心能力暨核心能力指標

教育目標(註一)

1. 培養具人文素養與重視職場倫理之資訊人才。

2. 培養系統整合及問題解決能力之資訊人才。

3. 培養跨領域及國際觀之資訊人才。

基本素養

1. 社會關懷與健康知能 

2. 團隊合作與溝通表達

3. 科學專業與媒體資訊

4. 自主學習與知識探索

5. 人文博雅與美學創意

6. 多元語文與國際視野

核心能力(註一)

核心能力指標(註二)

1.  培育學生具備資訊科技與管理之基礎技能。

2. 培育學生具備資訊科技與管理之專業技能。

3. 培育學生創新創意之技能。

4. 培養學生具備科技人文素養及資訊倫理道德之融合能力。

5. 培養學生具備邏輯思考及溝通協調之能力 。

6. 培養學生具備跨域學習及多元學習之能力 。

1-1. 具備資訊科技與管理的實務實作及應用之專業技能。

1-2. 具備資訊科技與管理的基礎實務實作之專業技能。

2-1. 具備軟體設計與開發之實務能力。

2-2. 具備雲端虛擬化管理與應用之實務能力。

2-3. 具備互動多媒體設計與實作之實務能力。

2-4. 具備網站設計與多媒體應用之實務能力。

3-1. 具備產業專業技能及創新創意能力。

4-1. 具備科技人文素養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4-2. 具備資訊倫理與職業道德。

5-1. 具備邏輯分析及歸納統整的能力。

6-1. 具備國際視野與跨國際多元學習能力。

註一: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於 111.01.20 經系課程會議修訂通過。   

註二:核心能力指標係指本系學生必需要達成哪些指標,才能具備相關技能

 

 

 

瀏覽數: